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作业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作业第2页

  解析:选C 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b点为光补偿点,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因而b点受温度影响;a点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4.一种在叶绿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其活性受到pH及镁离子浓度的影响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试推测与夜晚相比,叶绿体内的pH及镁离子浓度在白天最可能发生下列哪一种变化(   )

  A.pH不变,镁离子浓度不变

  B.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下降

  C.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上升

  D.pH上升,镁离子浓度上升

  解析:选D 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旺盛,说明相关酶的催化活性较高,故pH上升,镁离子浓度上升。

  5.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右图表示25 ℃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升高到30 ℃(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图中a、b、d三点的移动情况分别为(  )

  A.上移、右移、上移       B.下移、左移、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 D.下移、右移、下移

  解析:选D 根据题意可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题图表示25 ℃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升高到30 ℃,则植物呼吸作用增强,图中a将下移,光合作用减弱,所以图中b点将右移,图中d点将下移。

  6.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 ℃、20 ℃和30 ℃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A点和B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解析:选D 若培养液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变,需要提高光照强度,B点应向左移动。

  7.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中由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的浓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