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1第2页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他在古巴部署导弹",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据此可知材料中的"他"即赫鲁晓夫,他选择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尽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B项符合题意。

  5.(2018·临沂高一检测)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C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解析] 解题时要准确理解"掘墓人""守墓人"的含义。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掘墓人"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守墓人"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其束缚。分析选项,C符合题意。

  6.(2018·淮安高一检测)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这一措施( C )

  A.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

  B.企业职工可以自由择业

  C.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

  D.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

  [解析]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材料中的措施就是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C项正确;A项没有实现;B项与材料无关;D项关系没有得到根本调整,只是一定程度上放松管理。

  7.(2018·南京高一期末)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有研究表明,"采取这一改革步骤,使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具体"。这是因为上述"改革"( A )

  A.使当权者的利益受损 B.完全背离了斯大林模式

  C.客观上造成思想的混乱 D.使国家体制更加僵化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初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其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从改革的措施"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可以看出这一改革必然损害既得利益者,从而遭到他们的抵制,并出现各部门争权夺利的现象,故A项正确;C项是"争权夺利的斗争"带来的影响,而非原因;题干中的精简管理环节的改革措施,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是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故D项错误。

8.勃列日涅夫曾说:"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中,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已占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