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9.2 维新运动的兴起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9.2 维新运动的兴起 作业第3页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等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其态度;其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大批现职官员""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从4月14日开始......到5月8日才结束""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等方面概括归纳其特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其地位。

  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

  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

  (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

  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8.维新变法需要理论依托,康有为为了说服光绪帝,费了很多心思,促成了清末一场重要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给光绪的上书中说:"诚以守旧者不欲变法,实为便其私图,而往往陈义甚高,动引孔孟程朱,以箝人口。......臣故博征往籍,发明孔子变法大义,使守旧者无所借口,庶于变法自强,能正其本,区区之意,窃在于是。"

  --康有为《恭谢天恩,并陈编篡群书,以助变法,

  请及时发愤,速筹全局,以免胁制而图保存折》

  材料二 夫今日欲自强唯有译书而已。......臣于变法之事,尝辑考各国变法之故,曲折之宜,择其可施行于中国者,斟酌而损益之,令其可施行章程条理皆以备具,若皇上决议变法,可备采择,但待推行耳。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

  材料三 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发动维新运动的主要思想和理论手法是托古改制。笔者依据故宫新发现的资料,断定康有为另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武器,即仿洋改制。

  --王晓秋《康有为的仿洋改制与戊戌维新》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发明孔子变法大义"的目的。(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维新变法的原因与思路。(4分)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托古改制"和"仿洋改制"的具体含义。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