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9.2 维新运动的兴起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9.2 维新运动的兴起 作业第2页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从"公车上书"的性质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判断出答案为A。

  5.梁启超的"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培养实用人才 B.创办新式学堂

  C.变革科举制度 D.实行政治民主化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所有问题诸如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要想成功,基本落脚点就在于"变官制",即改变当时的上层建筑政治体制,实际上提出了反对专制统治主张政治民主化的要求。

  6.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解析:选D 梁启超主张"伸民权""设议院",通过文章唤起国人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存的意识,D项正确;"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旨,A项错误;"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B项错误;"托古改制,变革维新"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全集》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 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