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C. "民贵君轻" D. "无为而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百家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他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仁政",并且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A项与题意无关;B项是法家思想;D项是道家思想。所以应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5.汉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的诏书中引《易》、《诗》之文,令有司议赏功诏中引孔子言政之事。《后汉书·祭祀志上》记载:"据经依传,庶无咎悔。"这是因为汉代

A. 独尊儒术的社会环境

B. 祭祀与经学关系紧密

C. 儒学变得更具哲学化

D. 政治沦为儒学的附庸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祭祀是宗法血缘有关,与经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B项;题意没有体现儒学变得更加哲学化的内容,故排除C项;应该是儒学变为政治的附庸,而非政治沦为儒学的附庸,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所以儒家思想的内容成为引经据典的依据,故选A。

6.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材料对应的是以下哪种思想主张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天人感应

C. 君权神授

D. 君舟民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根据题意内容可知,材料中将自然异象与皇权统治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是指人的欲望问题,"君权神授"是指君主权力的来源,"君舟民水"是指君主和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和自然异象无关,故排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