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选修三 5.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作业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选修三 5.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作业第2页

解析 转基因生物引发食品安全的理由主要有: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的改变等。D项属于转基因生物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

4.面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以下解决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A.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求马上停止实验,并封存重组生物

B.要求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毒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

C.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40 ℃下便会死去的菌株

D.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没有遗传缺陷的生物上

答案 B

解析 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5.在对番茄的研究中发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组织细胞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后,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袭。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

人们尝试着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很可能是在茎叶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处合成的。

(2)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内,使玉米形成新的性状,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

(3)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的生态效益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核糖体 (2)基因重组 (3)不赞成 转基因玉米能抵抗玉米螟,但不能抵抗所有的害虫

解析 (2)玉米获得了外源基因,产生了新的性状,应属于基因重组。(3)玉米获得的抗虫性状,仅对这类具有相同消化酶的害虫有效,对于其他种类害虫无抗性,所以仅起到一定的生态效益,还要防治其他害虫。

能力提升

1.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对此,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