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5分)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5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5分)

2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

  有学者认为: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改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显著,与秦孝公"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心理压力,商鞅"法及太子,黥劓其傅"的变法策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变法手段(注:商鞅"徙木"),变法措施与历史传统(注:"尚首功")的有机结合等是分不开的。

--杨庆博、章传文《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非主流原因探析》

  材料二 新政立法本意,亦有招受当时反对处。......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举一偏而尽沮公议,因小事而先失众心"。......安石最大的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

--钱穆《国史大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为解决"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其他措施和体现"与历史传统有机结合"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批评"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的理由。(2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影响两次改革成败的共同因素,并分析两侧材料研究改革成败的共同视角。(4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的农民起义还是孤立的,分散的。自发的"骚动"被轻而易举地镇压下去了。实现废除农奴制的不是起义的人民,而是政府。因为政府在克里木战争失败以后,看到农奴制根本不可能再保存下去了。

--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