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皇帝权力的日益分散化 D.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弱化

5.《新唐书百官志二》载:"给事中四人,正五品......可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赦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赋予给事中"涂归"权力的主要目的是

  A. 制衡行政运作程序 B. 保障君主独断之权

  C.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D. 剥夺丞相行政权力

6. 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

  A. 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 B. 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 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 D. 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7. 元人程拒夫《论行省》 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伙粼横,天掀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千(元)仁宗至文穿潮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8. 永乐年间,内阁只是一个特命入值的朝臣辅佐皇帝办理机务的处所,六部等部院的政事都直接呈送皇帝。但到宣德年间,明德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并"票拟皇帝谕旨,经由皇帝"批红" 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材料表明宣德年间

  A. 内阁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B. 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内阁的制约

  C. 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 D. 六部需经内阁执行皇帝的命令

9. 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军机大臣的地位极低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D.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10.《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据此可知

  A.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     B.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

  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 D.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11.(英)约翰•汤姆逊曾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该"敌对"行为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2."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

  A.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B. 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

  C.激发农民价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D.反映的是革命派民生主义的诉求

13.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

  A.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 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D.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