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作业第3页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11、下列文献中宜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孔子改制考》 B.《文学改良刍议》

C.《庶民的胜利》 D.《资政新篇》

12、新文化运动时期,大部分刊物"都似乎有不谈社会主义,则不足以称新文化运动的出版物的气概"。其中像《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建设》《星期评论》《时事新报》《解放与改造》等,都是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登载有关社会主义文章的报刊。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 B.社会主义革命是大势所趋

C.马克思主义被民众普遍接受 D.中国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

13、《新青年》是中国近代一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杂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独秀认为,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因此,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材料二 解放云者......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 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

1.据材料一,分析《新青年》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 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以"新青年"为刊物的名号。

2.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实现这种"解放"的?据材料三,概括《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是那样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的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着,缺乏民主与科学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