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三 宋明理学 作业2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三 宋明理学 作业2第3页

  (3)不同点:材料一要求苦学,阅读典籍才能求得学问;材料二则认为致良知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共同点:理是万物的本原;注重个人修养;宣扬传统儒学思想(或重塑儒家价值理念);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困境主要来自(  )

  A.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B.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C.科举不考儒家经典

  D.分裂割据的动荡局面

  解析:选A。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尤其是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B、C两项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2.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的,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三教合一"的认识。图中三人分别是道教、佛教、儒学的创始人,他们坐在一起辩经论道,说明三者思想之间融合的趋势,这也充分说明了儒学受到了佛教、道教的冲击而面临困境。

  3.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  )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

  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D.充实了伦理纲常

  解析:选C。关键信息是:"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

  4.1241年正月, 南宋皇帝下诏,规定朱熹与孔子在孔庙中一同受祭祀。右图是某道观内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的雕像,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这主要是由于朱熹 (  )

  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

B.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