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息、税款、工资等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B、D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不选;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是货币履行价值尺度职能,C是货币履行价值尺度职能,不选。所以本题选A。

【点睛】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另外,除两个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9.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

①正在流通的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

②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③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

④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②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①④两项说法正确且与符合题意要求,正在流通的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故可以入选;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家不能决定,故③项说法错误。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纸币发行规律。

10.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纸币 ,物价 ( )

A. 贬值 下降 B. 升值 上涨 C. 贬值 下降 D. 贬值 上涨

【答案】D

【解析】

【详解】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次数),由材料可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00亿÷4=2500亿元,而实际上发行了5 000亿元,多发行了2500亿元,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所以D正确;A、B、C错误。所以本题选D。

【点睛】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次数)。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此时会出现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