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2017高考政治高考第38题对点特训一科学发展观和械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思远 行远】2017高考政治高考第38题对点特训一科学发展观和械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3页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建设是指将水、电、气、通信等多种管线集中设置于市政共用隧道,从而形成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地下综合廊道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4年,S市在新区和新型城镇建设中实施地下综合廊道系列工程,历时3年,耗资60亿元,建成廊道总长50千米。该工程吸引了钢铁、水泥、建筑机械等行业纷纷增资扩产,3年中相关行业新增产值50多亿元。工程竣工后,多种市政管线集中、有序地布置在地下廊道内,增加城市发展空间,既解放了地上空间,又不浪费地下空间;同时地铁、轻轨、绿地等功能性基础设施也快速发展。廊道的建设也极大方便了管网的管理与维修,缓解了以往由于管网维修需要对城市道路反复"开膛破肚"带来的建设资金浪费、噪声扰民、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社会问题。S市在地下综合廊道建设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面对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困扰就是工程所需资金庞大,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目前,不少城市正在开展地下综合廊道建设,也面临与S市相同的难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S市地下综合廊道建设的意义并对其他城市如何化解资金窘境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脱离"温饱"困境,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更加关注公平。生活中的"工薪阶层"目前成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纳税主体。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灰色收入游离于个人所得税之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小,覆盖水平低,社会保障资金大多投向城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小,转移支付模式单一,难以承担均衡地区间财力的重任等现象广受人民群众的诟病,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概括材料中反映的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