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2.3伟大的抗日战争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2.3伟大的抗日战争 作业第2页

C. 国民党和人民对立的立场已经改变 D. 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6.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A.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 B.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

C.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 D.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

7.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就确立了"持久战略",提出"'以空间换时间','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由此可见,其与中共提出的"持久战"方略最大的不同在于

A.准备做出巨大的牺牲换取胜利 B.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C.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 D.单纯地依靠政府和军队消极抗日

8.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9.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据此,毛泽东旨在

A. 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B. 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

C. 突出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D. 高度概括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0.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历来强调治吏不求致用的顾颉刚、傅斯年等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史学研究与民族救亡密切联系,提出加强中国民族史与地理学研究,以改造民众历史观,增强民族意识。

问: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加强对史学研究的指导 B. 民族矛盾尖锐使民族主义高涨

C. 国共两党为民族大义而合作抗日 D. 列强联合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11.1939年1月,蒋介石解释"抗战到底"之"底"为"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1942年8月,他则表示"不能返我东北失地......我人仍将继续抗战"。这一解释的变化

A. 说明蒋介石对日政策摇摆不定 B. 是抗战进入到反攻阶段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