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作业第2页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线粒体外膜控制物质出入,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主要场所,故A正确;核糖体是肽链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是肽链加工的场所,B错误;所有细胞的细胞膜基本成分都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故C错误;核膜上的核孔是某些蛋白质和RNA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细胞》杂志刊登了康奈尔大学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质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旧的或者受损的蛋白质逮进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并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 "分子垃圾袋"边界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D. 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中的ATP提供

【答案】C

【解析】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为核苷酸,A错误;中心体没有生物膜结构,故无法形成囊泡,B错误;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生物膜流动性的特点,C正确;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而叶绿体形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成分

5.下面有关内质网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蓝藻中大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