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作业(2)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作业(2)第2页

  答案:B

  3.(2018·江西赣州高三模拟)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把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

  A.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C.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内容来看,上海在近代时候已经出现公共交通礼貌意识,这样的守则体现出社会对公共意识的培养,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公共意识的变化,不是交通的发展,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适用人群,C项在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华民国于1912年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

  答案:A

  4.国家邮政局曾发行的《飞机发明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中,其中一枚为"中国篇"(如下图),以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设计、驾驶的二号飞机为邮票图案。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在中国航空史上的意义是(  )

  

  A.标志着中国航空水平已经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B.标志着中国民航事业拉开了序幕

  C.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D.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解析: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故答案为C项。当时中国航空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A项错误;1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