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第2页

B.彻底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C.将部分企业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D.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解析:B项是指戈尔巴乔夫改革,C、D两项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A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故选A项。

答案:A

6.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的辞职演讲中说道:"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导致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苏联经济基础极为薄弱

B.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答案:D

7.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解析:在苏联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受斯大林体制的影响,社会缺乏活力,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这就是大部分人不愿意回到苏联时代的真正原因。

答案:C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联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 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 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不良后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1)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