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第3页

  (2)凭主观意志办事,不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

二、能力提升

1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确立,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农业生产长期发展缓慢,而1952年的苏共十九大却认为粮食产量增加并解决了谷物问题,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曲意维护,故排除A项,D项为正确答案。B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苏联农业改革开始于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于1953年上台,C项说法错误。

答案:D

★2.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解析:苏联在1953年到1964年处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出现材料中的现象与赫鲁晓夫改革有关。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进行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故D项正确。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故A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故B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故错误。

答案:D

★3.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 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 516个。这一措施(  )

A.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内容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解析:从时间"1973年3月",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故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同样也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排除C项;拉开苏联工业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