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作业第3页

  (4)楚国强令旧贵族迁居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变相没收他们的土地。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变化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新的社会阶层出现,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辨析体会  

   

   

   

  

研一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韩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氏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摧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与此同时,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申不害还提出"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他还特别重视兵器制造,韩国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张文鸣《申不害变法图强》

  材料二 李悝,在短时期内帮助魏文侯实施变法。提出"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的主张,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求"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他还认为土地的收成和为此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主张"尽地力之教",提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此"。《法经》出现后,魏国一直沿用,后由商鞅带往秦国,《秦律》即从《法经》脱胎而出,《汉律》又承袭《秦律》,故有"战国《法经》秦汉行"之说。

  --秦一风《李悝》

  (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韩、魏两国变法的相同点。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诸侯国法律建设的重要性及对后世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韩、魏两国的变法,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韩、魏两国变法的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中的"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氏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和材料二中的"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尽地力之教"等信息可以分析概括得出,包括削弱和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重视农耕生产,发展经济;奖励有功之士。(2)战国时期诸侯国法律建设的重要性,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确保政令统一、有效控制人民等方面来回答。根据材料中的"《秦律》即从《法经》脱胎而出,《汉律》又承袭《秦律》",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可知,为秦汉王朝法律所沿用,对后世统治者加强统治、维护国家安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1)相同点:削弱和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重视农耕生产,发展经济;奖励有功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