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必修1 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作业
2018-2019年人教版必修1  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作业第4页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可知,应对其创设无氧环境,故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用来鉴别CO2的,不变色说明没有CO2生成,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乳酸发酵而不是会产生CO2的酒精发酵过程;为防止马铃薯块茎上杂菌细胞呼吸对实验造成干扰,实验前需对其消毒;检验CO2也可用澄清石灰水。

题组二 有氧呼吸过程

7.如图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和水消耗的场所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②

C.②③ D.③③

答案 D

解析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和水消耗均发生在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即图中③所示。

8.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

C.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

答案 D

9.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较多和产生A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  )

①第一阶段 ②第二阶段 ③第三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③

答案 B

解析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仅产生少量的[H]和少量的ATP,第二阶段产生较多的[H]和少量的ATP,第三阶段消耗[H],产生大量ATP。

10.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