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选出错误的一项",D项,博学多才,能言善道,言过其实,文章着重强调的是两人谈话很投缘。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中物象作用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干回归文本,找到关于要把握的形象内容部分,仔细阅读,从文章内容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背景环境氛围等方面把握形象(物象)的作用。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通读文章,本文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没有出现具体的人物,"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这样可以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通过电话通话,两个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的形象很鲜明的体现出来,战争的背景也时不时出现在对话中。但主人公的坚强和乐观的性格还是得以表现。两个人因为接话员的不慎而相识相爱分离,情节安排很离奇。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针对文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属于探究能力考查,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探索追寻。学生在答题时,只要不脱离文本,只要不是消极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视为正确答案。所以,做题时,一定多角度考虑问题,结合文本内容陈述自己的见解。小说用"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究竟合适不合适,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不管持有什么看法,都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包括人物、情节和主旨等。如果认为这个题目合适,可以从小说中两个人物电话线搭错是因为战争的混乱,因为战争让两个人有了共同的倾诉的需求,情节安排也是围绕战争展开的。小说揭示的是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如果不认可这个题目,则从人物是战争之外的,情节主要围绕爱情故事展开,主旨则是以表现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

【点睛】对于物象作用,答案一般包括:自身作用+环境作用+人物作用+情节结构作用+点题作用。①"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②"环境作用",指的是它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③"人物作用",指的是它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特点和性格。④"情节结构作用",指的是它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如是否开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