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2019届高二期中考试测试卷

历 史答 案

第Ⅰ卷

1.【解析】根据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表明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表明了宗法制遭到破坏,贵族内讧,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故C正确。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等反映的都是诸侯国的内部权力斗争,并未体现诸侯国拱卫王室,A错误;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反映的都是诸侯国内部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打破了原有的等级秩序,并未体现诸侯直接的兼并战争,B错误;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只能说明诸侯国内部贵族集团以下犯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等级秩序,但并不能说明诸侯混战,故D错误。

【答案】C

2.【解析】根据题中"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等信息可以看出小康之世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世袭制,具有浓厚血缘色彩,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阶级矛盾变尖锐",排除A;题中从"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反映的是从公天下发展为家天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并未违背历史潮流,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C。

【答案】D

3.【解析】《十二铜表法》既限制了贵族的权力,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缓和了古罗马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从材料中,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目的也是为了限制权力的滥用,故D正确。法律至上不是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排除A;《十二铜表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保护私有财产的信息,排除C。

【答案】D

4.【解析】"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说明对于外邦人也承认罗马公民权,显然这一举措有利于扩大罗马统治基础,A正确。依据材料罗马后期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有利于扩大罗马的统治基础,增强凝聚力,B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希腊与罗马公民权更加广泛的信息,排除C;依据所学知识,D项中所述实现了罗马疆域内的公民平等,显然不符合事实,故排除。

【答案】A

5.【解析】需要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光荣革命后的国王并非直接统而不治的,材料中王权的反弹恰恰表明"君主立宪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曲折性与渐进性,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故D正确;A只是表面现象,排除。光荣革命后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对王权进行了约束,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故B错误;根据所学和材料信息可知,国王并非"肆意扩张权力",其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故C错误。

【答案】D

6.【解析】由材料可知,咸丰和奕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对条约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前者认为不必严格守约,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奕䜣意识到需要遵守条约才不致于同列强为敌,事实上遵守条约也是世界外交中各国所遵守的行为准则,说明中国正逐渐与国际规则接轨,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故A错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维护主权独立,故C错误。

【答案】D

7.【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太平天国是农民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原因之一是外国入侵加剧社会矛盾,故A正确。该事件是"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而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故B错误;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领导的反帝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不是"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该事件是"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故D错误。

【答案】A

8.【解析】1926年下半年,随着北伐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同时革命中心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革命从南向北发展,从而出现湖南、湖北农会会员数大幅增加的现象,因此选B项。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10月,均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排除A、C。苏俄革命道路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

【答案】B

9.【解析】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干体现的是中国远征军与美、英军协同作战,取得重大胜利成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故选A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1942年成立,时间不符,排除B;中国远征军是国民政府的军队,不能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排除C;D项夸大了这一战役的影响,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