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

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

24.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的法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该法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人为地将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B.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

C.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第II卷

  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52分。第25题12分,第26题25分,第27题15分,考生根据要求进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传统社会以等级森严著称。"士农工商"不仅是等级的基本构成,还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们身份状况的一个最直接的表述,它成为千百年来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权威的一个社会阶级基础。然而,到明清之际,受"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嘉道年间,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烈,"绅商"一词频繁出现。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甲午战争后,绅士转化为商人的现象更为明显,"弃士经商"蔚然成风。士商相混,其结果是在中国"士农工商"的缝隙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绅商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有相当的经济实力,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绅士阶层,成为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之中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导致了四民社会的最终解体。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结合明清(至清朝灭亡)时期的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对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

26.法律作为维系人类正义的工具,具有超越时空地域的永恒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立法。...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君主既是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第二,礼与法合一,自汉代以来贯彻于历代法典中,礼以道德为归,而法则以礼为中心,第三,立法和统治的基础是家和家族,对个人的地位和权利未给予应有的规定。第四,重视刑事立法,其残酷性十分突出。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決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

  --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

  材料二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材料三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指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约定方式)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企图把人民抑压在绝对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时,人民就有这种权利,人民就有这种义务,来推翻那样的政府,而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节选自《独立宣言》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在立法上的主要不同。(12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西方近代在立法理念上有哪些继承和发展。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代西方国家并没有运用这些理念内容来保障"未来中国人民的安全。"(13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具有什么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