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主张

3.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A. 以人为本的思想

B. 无为的思想

C. 以理服人的思想

D. 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孔子对"人"的关心,体现的是孔子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无为的思想是老子的而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考查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不是以理服人的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考查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不是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4.基于人性本恶的观点,荀子提出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制天命而用之

C. 礼法并施

D. 兼爱、非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荀子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运用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督促其改正,由此提出了礼法并施的观点,C项正确;A、B是说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材料题意不符,排除;D项是墨子观点,排除。故选C。

5.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各种观点纷纷出现,呈现出"诸子并立,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经济基础是

A. 铁器牛耕的出现

B. 诸侯争霸,战乱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