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作业第3页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今嘉定区)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

--《震泽县志》卷二十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出现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3)材料三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

参考答案:(1)因素:出现汇票;政府担保的钱庄票据出现;专业经纪人出现;批发和零售的形式出现;专业经理出现;理财管家出现等。

原因:政局相对稳定,政府重视;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高度繁荣;国内市场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海外市场的形成。

(2)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3)新现象:出现雇佣关系。

状态: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