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第4课时 体温的平衡 作业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第4课时 体温的平衡 作业第2页

激素,B错误;寒冷环境中为增强新陈代谢,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C错误;效应器有皮肤血管和骨骼肌等,D正确。

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中

B.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处于寒冷环境中,人的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D.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是汗腺分泌减少,降低新陈代谢

答案 C

解析 人体的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中,中枢温度感受器存在于脊髓、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等部位;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人在炎热环境中,皮肤汗腺分泌增加,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从而使散热量增加。

6.某同学感冒发热39 ℃,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

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

C.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答案 C

解析 细胞中ATP不能大量积累,发热是因为机体代谢加强,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使得体温上升,糖原合成减弱。此时汗液会分泌减少,尿量也会减少。

[高考提能]

7.冬季来临,人们在匆匆换上冬装的同时,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A.体温下降,酶的活性下降

B.人们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C.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D.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

答案 C

解析 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人主要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比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流经体表的血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另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但总的来说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

8.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