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作业 (2)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作业 (2)第5页

  ⑤观察各试管的________,记录实验结果。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参考答案

  1.解析:选B 无机环境中的CO2绝大部分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的,还有很小的一部分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

  2.解析:选A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3.解析:选B 碳在食物链中(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流动,而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

  4.解析:选A 因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快,土壤里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枯枝落叶等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快,利用效率高,有机物的积累量少。温带森林由于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残枝落叶等含有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慢,积累的有机物多。

  5.解析:选C 根据物质循环的特点,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首先进入生产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联系,且两者都有一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再次进入到无机环境中。所以生物X为生产者,生物Y为消费者,生物Z为分解者。

  6.解析:选D 由图可知:A代表分解者,B代表生产者,C代表消费者;化学燃料的燃烧⑥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7.解析:选C 分析题图:1代表生产者,2代表消费者,3代表分解者,4代表无机环境,5和7代表呼吸作用,6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碳元素在1、2、3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而它们与4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1是生产者,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8.解析:选D 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过程②指的是生物群落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通过细胞呼吸作用释放CO2;可以通过增强过程③减少空气中CO2的含量;开发新能源能减少人类对化学燃料的使用。

  9.解析:选D 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还必须包括E;B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按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E每增加1 kg 的体重,至少需要A的量为1÷20%÷20%=25(kg)。

  10.解析:选C 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而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生物圈在物质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但需要不断从系统外获得能量。

  11.解析:选B h是呼吸散失的能量,i是指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所以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k是流向分解者体内的能量。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大于各h产生的CO2总量;流向分解者体内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吸收利用;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的。

  12.解析:选C 生态系统中,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维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人工碳过度排放,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不会抑制植物光合作用,C错误。

13.解析: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中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在碳的循环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能量流动,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