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2. 【答案】 B (罗素的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证明"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以及证明"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一方面高旷幽远,一方面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艺术人生"观念影响下,许多艺术种类达到高峰,洋溢高蹈的精神追求,比如诗歌中的王维《山居秋暝》。

B.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巾国文化一直保持着人生和实践的理性精神。

C.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艺术上,孔子追求精美,庄子追求情理。

D.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出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倾向。

3. 【答案】A (B以偏概全,偷换主语。儒学与道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原文 "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一直"表述有误,原文的陈述主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而非"中国文化"。C原文的意思应是"孔子庄子在艺术上追求精美,生活上追求情理"。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低俗化",理解错误,相反,是 "时有抬头的高贵精神"的体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身后的眼睛 曾平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