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利不相容原理;当电子排布在同一个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单独优先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称为洪特规则。另外核外电子排布还需要遵循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因此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x13Py13Pz1,所以把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了1s22s22P63s23Px23Py1违背了洪特规则,答案选D。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判断

5.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CO2 H2S B. C2H4 CH4 C. C60 C2H4 D. NH3 HC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CO2、甲烷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乙烯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H2S、氨气和HCl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60是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答案选B。

考点:考查共价键、分子极性的判断。

6.为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

A. 3d84s2 B. 3d10

C. 3s23p63d2 D. 3s23p64s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这说明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是2+8+10+2=22,则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该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答案选C。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

7.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原子是( )

A. 1s22s22p6 B. 1s22s22p63s23p3

C. 1s22s22p63s23p2 D. 1s22s22p63s23p64s2

【答案】A

【解析】

【详解】1s22s22p6是Ne元素,1s22s22p63s23p3是P元素,1s22s22p63s23p2是Si元素,1s22s22p63s23p64s2是Ca元素,这几种元素中Ne元素最外电子层达8电子稳定结构,最难失去电子的是Ne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e元素,答案选A。

8.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