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15.某场战役中,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 80余万人,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据统计死伤30万人。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这表明(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全民族抗战的形势逐渐形成

  C. 地方军阀开始服从中央领导 D. 国民政府执行全面抗战路线

1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 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 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D. 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17."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虎门条约》)该条款的制定充分表明签约的中方代表(  )

  A. 知法懂法 B. 不谙近代外交 C. 不顾自身利益 D. 软弱无能

18.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同辈的兄弟姐妹一般也不以名字称呼兄姐,否则会被视为没有家教,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先秦宗法制(  )

  A. 蕴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 B. 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

  C. 凝聚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 固化了爱有差等的秩序社会

19.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政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义。这次考试(  )

A. 强化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的政治认同 B. 折射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C. 充分暴露了清末科举改革的虚伪面目 D. 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了人才基础

20.1936年9月20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

  A. 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21.某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人口的变化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下面的表格。据表2信息,推断导致此时期三省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表2 1851~1874年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人中变化表

省份 1851年 1874年 安徽 约3760万 不足1460万 江苏 约4430万 不足2000万 浙江 约3000万 不足1100万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争的冲击 B. 通商口岸开放后对人口的吸引

C. 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恶果 D. 近代工业兴起对劳动力的吸纳

22.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隆重举行,到会代表542人,其中民主人士有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 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B. 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C. 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D. 适应了华北地区基本解放的新形势

23.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表明( )

A. 蒋介石积极部署围剿红军 B. 抗日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

C. 国共两党全面内战已爆发 D. 阶级矛盾正成为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