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作业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作业第4页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一定为图③表述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图①表述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③表述类型

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图②所示类型

答案 A

解析 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只知道出生率不能判断种群的年龄结构,A项错误;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剩余的鱼主要为幼年个体,年龄结构可能为图①所示的增长型,B项正确;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会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③所示的衰退型,C项正确;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图②所示的稳定型,D项正确。

10.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单位: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项目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志后放生) 43(标志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志) 36(其中9只标志)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志物对标志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由于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

答案 D

解析 标志重捕法中的相关计算: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志个体数量。由于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分母减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大,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