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D.蔺相如"称病于朝","引车避匿","礼说舍人"等言行,表现其胸怀坦荡、以国为重的大智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庆历二年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仁宗万言书,言改革之事,然帝未以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曰:"这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患。"作《辩奸论》以刺之。

  安石性强忮①,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②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

  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谥曰文。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

注①忮:zhì,刚愎。②儇:xuān,轻浮。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B.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C.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D.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关联的,名与字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对,或用典等。介,古代传说为凤凰站落之石。甫,古代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B.庆历、嘉祐、元祐,都是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的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C.《书》,即《尚书》,也称为《书经》,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后被列入"五经"之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

D.谥,即谥号。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喜好读书,文思敏捷。他少年时读书过目不忘,写的文章看似不经意,实则非常精妙,曾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后来他中了甲等进士。

B.王安石淡泊名利,不喜奢华。朝廷曾屡次征召他进京任职,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推脱了。他穿衣不讲究,但苏洵认为他不近人情,是个奸邪之人。

C.王安石很有才干,政绩卓著。他做淮南判官期间,兴修水利,推陈出新。他晚年在金陵写的《字说》一书,官府用作录取读书人的标准。

D.王安石倔强刚愎,善于辩论。他曾经上万言书,洋洋洒洒阐述变法的主张。他在当宰相期间不用老成持重的人,而用轻浮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2)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小题。

诸将五首(其五)① 杜甫

锦江②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注)①杜甫客寓成都时,曾入严武(即严仆射)幕府,得到了关怀和帮助。严死不久,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