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1 电势差 课时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1      电势差   课时作业第2页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1.2×102 N/C,方向水平向右,一点电荷q=4×10-8 C沿半径R=20 cm的圆周,从A点移动到B点,已知∠AOB=90°。

(1)这一过程静电力做的功是正功还是负功?做功多少?

(2)求A、B两点的电势差UAB。

解析:(1)因为φB>φA,故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负功。

  W=-qER=-9.6×10-7 J。

  (2)UAB=W/q=-ER=-24 V。

答案:(1)负功 9.6×10-7 J

  (2)-24 V

7.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将一电荷量为2×10-5 C的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改变了0.2 J,已知A、B两点间距离为8 cm,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成60°角,求:

(1)电荷由A移到B的过程中,静电力所做的功WAB;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解析:(1)因正电荷由A移到B的过程中,正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ΔE减=0.2 J,所以这个过程中静电力对正电荷所做的功WAB=ΔE减=0.2 J。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W_AB/q=1×104 V。

答案:(1)0.2 J (2)1×104 V

(建议用时:30分钟)

1.在静电场中,一个电子由a点移到b点时静电力做功为 5 eV(1 eV=1.6×10-19 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由b沿直线指向a

B.a、b两点间电势差Uab=5 V

C.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eV

D.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J

解析: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运动路径无关,选项A错误;Uab=W_ab/q=5eV/("-" e)=-5 V,选项B错误;静电力做功 5 eV,是正功,则电势能减少5 eV,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答案:C

2.

如图所示,M和N为两等量异种电荷,M带正电,N带负电。在M、N的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为连线的中点,A、C两点与B点等距,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B.A点与C点的电势相等

C.A、B间的电势差与B、C间的电势差相等

D.过B点作M、N连线的垂线,点电荷q沿此垂线方向移动,电荷的电势能保持不变

解析:由于M、N为等量异种电荷,A、C两点关于B点对称,则EA=EC;M、N两点间电场线由M指向N,故φA>φC,且UAB=UBC;过B点作M、N连线的垂线是等势线,则电荷沿此垂线移动电势能不变。所以选项A、C、D正确,B错误。

答案:B

3.(多选)如图所示,M、N是电场中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负电荷由M点移到N点的过程中,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和N点的电势差一定不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