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作业3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作业3第3页

本题以化学反应式为载体,考查了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场所;明确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少数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以及各元素的去向。

1.分析方程式可知,图中①过程是有氧呼吸,②过程是光合作用。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被还原生成(CH2O)。

5.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由于气孔关闭而使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此时细胞叶绿体内C3、C5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 )

A. 增加、减少、减少 B. 减少、增加、增加

C. 减少、增加、减少 D. 增加、减少、增加

【答案】B

【解析】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强的情况下,植物部分气孔关闭,导致细胞内CO2浓度降低,进而CO2的固定量减少,而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速率不变,导致C3含量减少,C5含量升高;C3含量减少导致ATP的消耗减少,所以ATP的含量增加,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变化,掌握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明确CO2浓度会直接影响暗反应,再结合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准确判断叶肉细胞中C3、C5的含量变化情况。

6.在同一天时间里,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见下图),称取质量。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