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
免费下载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第3页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里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建议 ..........................................

本课教学时,要珍视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首先引导学生建立起主动预测的意识;然后借助旁批,培养学生预测的能力;还要结合课后题巩固学生对预测的认知,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预测策略的意识。

1.依托初始体验,培养预测的意识。

本课教学不要求预习,目的是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初始体验,这些体验是预测的基础和前提,要重视对它们的捕捉、辨析和利用。教学之初,可以利用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与第二自然段老屋所念"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预测老屋究竟会不会倒下。学生可以根据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根据插图中窗户变成了黑窟窿以及门板上的破洞等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预测故事情节。在感受老屋的古老与破旧、体会老屋的孤独与寂寞的基础上,可再度预测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对内容的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意识到,在阅读中可以

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对后面的内容进行大胆推测,这就是"预测"。

2.根据旁批,学习预测。

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预测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旁批,引导学生学习一边阅读一边预测。

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可在什么地方预测。比如题目,可引导学生感知"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存在的语言张力,结合第一、二自然段对老屋形象和心理的描写,感受老屋之"老",进而预测一心想着"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的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

而后,要引导学生关注依据什么来预测。针对题目处的旁批,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其他马学做出的预测,让学生讨论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做出预测的。一般而言,针对题目预测依据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比如,房屋陈旧了就会倒下,这是依据生活经验;而老屋总也不倒,可能是被施了魔法,这就是依据阅读经验,是利用学生阅读过的与魔法相关的神话、童话中的类似情节。同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插图、故事的情节发展、细节表述和结局等处的旁批,揭示各处旁批预测的依据。比如,"我猜到了老屋会怎么回答",就是通过与前文内容的联结而做出的预测。

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旁批的位置,让学生发现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依据什么来预测,让学生意识到预测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做到有理有据。要适时小结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依据什么来预测,加深学生对预测的认识。

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对预测的内容进行审视。一是无论自己的预测与后面的内容是否一致,都要思考自己预测的依据是什么。二是要审视自己的预测与课文的旁批是否一致,由此小结:在预测依据成立的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预测。也就是说,预测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预测要有一定依据。

3.利用课后题,巩固对预测的认知。

要充分利用课后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对预测的认知,提高学生运用预测的

能力。

教学第一题,可以让学生回顾各种预测引发的讨论和思考,感受一边读一边预测的乐趣。比如,在老屋同意帮助小蜘蛛的地方,有的学生会预测:小蜘蛛会像小猫、老母鸡一样,得到帮助之后致谢离开,而老屋又会想"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这是依据前面的内容做出的合理预测。也有学生会预测:毕竟到了故事结束的时候了,结尾应该与原来的情节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