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第4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第4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作业第2页

遮羞布,而所谓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等,也是徒有民主的形式而无本质内容,其所体现的国体性质与国体所决定的政体形式又根本不相吻合,从而造成中国近代史上近40年的国体与政体的二律相背。

--孟永林、许有平《孙中山五权制理论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五权制理论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五权制理论。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用中国传统的经验和政治制度来修改补充从欧美学来的......"的信息,反映出孙中山的理论呈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这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孙中山的个人经历决定的。第(2)问,对五权制理论进行评价时,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其进步性及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1)特点:由中西思想结合而成。原因:近代以来西学在中国不断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固有的精华;孙中山的个人经历。

  (2)一方面,五权制理论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斗争,考察西方政治制度,以中国之精华改造西方之流弊的积极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修补和减少了西方"三权分立"中的不民主成分,体现了孙中山既借鉴又不完全照搬的探索精神,同时对于反对封建军阀专制独裁、宣传民主思想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的五权制理论又含有很多偏颇的成见和不切实际的主观愿望,未能付诸实践。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闻得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宣誓效忠共和。孙中山实现诺言平静地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提倡民生主义的原因,并分析其实现民生主义的理想途径是否能达到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