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第三单元 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第三单元 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作业第5页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9月1日,希特勒进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6月,法国沦陷。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奉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签订的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 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莱茵河之东50 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之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 陆军......由 12 个军团和36 个师组成。(注: 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 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5年)

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 年)

(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德国在 1936 年又采取了什么重大军事行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上述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