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这说明荀子

A. 制定了严格的选官标准

B. 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

C. 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

D. 未突破原有等级观念

【答案】C

【解析】

"严格的选官标准"表述错误,排除A;"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与题干无关,排除B;材料强调荀子按贤能把儒者划分为"上贤、次贤、下贤"三个等级,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故C正确;"原有等级观念"是奴隶社会的等级观念,荀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材料有关儒者三个等级的标准突破原有等级观念,排除D。

3.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 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神学"等字眼就可以看出董仲舒是在神化封建统治,即强调"君权神授",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孔子的思想而非董仲舒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朱熹而非董仲舒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反映唐代道教与佛教的地位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