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但是儒学地位始终不曾受到影响。统治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宗教的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宗教的兴亡,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道教在唐高祖时期地位最高,然而在武则天时期地位低于佛教。材料仅反映出唐代不同时期道教的社会地位的变化,不能得出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的结论,故B项错误。道教与佛教的地位不断变化,但是儒学因为符合统治者需求,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唐代自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之后,佛教得到极大发展,社会基础广泛,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5.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

A. 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 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 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D.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纲常人伦;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实现了从神权政治转向伦理道德转变,B项正确。汉唐儒学也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排除A。汉代儒学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排除C。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是理学"义理"的表现,排除D。所以选B

6.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 都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B. 都否定"天理"的存在

C. 都反思了当时的正统思想

D. 都挑战权威、反对孔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近代思想启蒙主要表现为反专制求民主,反愚昧求科学,由此可知王阳明的主张还不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故A项错误;王阳明认为天理就是本心,没有否定"天理"的存在,故B项错误;王阳明强调的是"学贵得之心",李贽强调的是"天生一人,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