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故AB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本题材料主旨信息是诸子百家的宗旨是"以其天下",被各国君主"兼而礼之",由此判定答案。

3.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天下之乱是起于人们思想不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他倡导:百姓"闻善而不善,皆以先告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皆非之。"他是

A. 墨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可知是墨子的思想,故A正确;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尚贤尚同,故B错误;朱熹是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与材料不符,故C错误;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其思想离经叛道,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墨子的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4.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了先秦儒家学派

A. 强调仁礼重要性

B. 注重主体自觉性

C. 突出教化功能性

D. 主张格物致知论

【答案】B

【解析】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重视道德修养,致力于在人伦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格完善,说明先秦儒家学派注重主体自觉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仁礼思想,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实现自身修养的提高,排除;"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