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点睛:先秦儒学以仁、礼为基本内容、以伦理为本位、以人道为中心,体现了儒家先贤的民本精神。先秦儒学强调文化传统,提倡人文精神;重视道德修养,致力于在人伦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格完善;遵循"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和"克己复礼"的政治理念,追求"中庸之道"、"以和为贵"的王道理想和精神境界。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5."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悔过反省文书。正式的"罪己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汉代

A. 皇帝善于检讨反省 B. 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C. 君相矛盾趋于尖锐 D. 封建迷信思想泛滥

【答案】B

【解析】

罪己诏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结合所学,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思想作为治国思想,罪己诏一定程度上与汉代独特的政治观念有着联系,对维护和调整汉代政治统治、收买人心起着积极的作用,B正确;AD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罪己诏与君相矛盾无关,排除C。

6.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 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 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 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 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致知"强调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B符合题意;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A不正确;C是属于"伦理"方面的范畴;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不正确。

7.下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

记述 出处 (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