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北省汉川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北省汉川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B. 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 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 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宋明理学并不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相反它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所以,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也就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张载的主张

6.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 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 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 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 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是说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了正常欲望或者说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就是人欲。故答案为B项。区分人欲和人的正常欲望,就是为了说明人可以有正常欲望,排除AC项;人欲不符合天理,人的正常欲望符合天理,排除D项。

7.有学者认为,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主张,摆脱了长期的文字训练和经典阅读,是一种简单直截、当下即是的工夫,所以能够引发中下层老百姓的极大兴趣。这主要说明王阳明的"心学"

A. 其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B. 只对当时的中下层老百姓产生了影响

C. 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变革的作用

D. 直接推动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发展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