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作业)第3页

解析"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探讨"等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后思想界的潮流,也印证了还要打破思想束缚,故A项正确;探讨无法体现根除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故B项错误;结合时代背景不能说是回归本来轨道,故C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

答案A

2.英国《卫报》专栏作家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

A.结束了"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一个关键性的步骤。故选B项。

答案B

3.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

收入 交售粮食 1976年 35 000斤 230斤 32元 - 1986年 132 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0 000斤

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取得巨大经济成果。故选C项。

答案C

4.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辅助作用"。这主要表明(  )

A.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已经很明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开始起步

C.计划和市场地位同等重要

D.关于市场作用的原有认识被突破

解析根据材料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辅助作用"可知,当时中共中央在强调计划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已经意识到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即"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故A、C两项均错误,D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于1984年,故B项错误。

答案D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营方式在我国农村普遍推行。这种方式(  )

A.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C.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公有制的形式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不触动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A、C两项的叙述是错误的。改革经济体制,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D项的叙述也不正确。故选B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