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作业)第2页

C.深化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推进所有制的根本变革

解析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选B项。

答案B

6.(2017浙江4月选考)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解析据题干可知,该会议"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选C项。

答案C

7.2006年3月14日,中共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我国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宏观调控者的角色,对经济的发展只作"规划"而不再用"计划"指导。故选C项。

答案C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名为"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0--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为什么?

(2)材料二中,对农村政策进行评论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1)农村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因为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要以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并采取稳妥的方针。

能力素养拓展

一、选择题

1.(2018江西南昌模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者开始探讨专制主义、封建特权、世袭制等问题,其中以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探讨影响最大。由此可知(  )

A.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必要性

B.根除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

C.回归历史研究的本来轨道

D.进行政治改革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