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宁省营口市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辽宁省营口市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也被垃圾埋到半腰,奄奄一息。经辨认树下废弃的井台和井石上的刻字,知道这是一处高家的旧祠堂。他找到村委会,谈好价格。人和树还未离村,就听见村主任在大喇叭上喊话:"各家派人到村委会来领钱,每户10 元。"这真是物有其值,所见不同。紫薇,又名百日红。杆粉白,叶翠绿,花朵繁密,娇红明艳,百日不谢,向为名花奇树。现在这棵紫薇成了老王的镇园之宝。每有客来必领至树下,奇树共欣赏,花好相与析。

在园中看树是一道风景,听老王讲育树经更是一种享受。他说移树最怕露根透气,所以每移之时必先将树根蘸满泥沙各半的糊浆,再小心培土。对有的树则要在外围斩根一次,如是三年,为的是刺激新根的生长。别人移大树要剃树冠,他却尽量不剃,免伤元气。他指给我看两行对比的樱花树,那剃过头的竟十年不长,愈来愈瘦。但柳树移栽时则必须剃头。那年他从福建樟州买得两棵大榕树,时已入冬,车进山东界已飘起小雪。到家后他急挖一暖窖暂埋,唯留少许枝叶透气,又放进一个电热器加热。一过年就为它建了个20 米高的保温大棚。现在这榕树气根如林,枝繁叶茂,一派南国风光。

我一生不知看过多少天然林、人工林、植物园,但还从未见过这样一座古树养老院。园内约有500 多棵古树,有来自河南的乌桕、安徽的黄连、山西的皂角、陕西的苦楝、山东的木瓜......每棵树都是一本大书,各有各的故事,而且它们来时都不忘随身带了自己的身份证--年轮,这是数百年来的活记录啊,是一部中国生态史、文化史。老王爱树,但并不小气。区里要建一座三千亩的大植物园,老王说,没有古树算什么植物园,顶多是个大苗圃。他张口就捐出了108棵古树。他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要让树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爱树。

我想如果黄巢地下有知,那迁居远走的高家有知,那些分家卖树的弟兄有悟,那些扩城砍树的主政者们醒来,都能到这个园子里来走一走,他们一定会感恩老王在遥远的地方为他们本乡本族存了绵绵一脉。我能体会到老王的爱树之心。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树养老院的主人做收养古树的慈善,源于他的生活经历及由此而来的爱树情结。古树之"古",自有其价值,它与生态相关,与文化相关。

B.现实生活中,人都看重现实的物质利益,收买移栽古树,有利则行,无利则弃,只讲实用,目光短浅,古树养老院主人也有这样的功利心。

C.园中的毛梾古树,据传周游的孔子用它做过车梁,起兵的黄巢用它拴过马,这表明古树是历史的活记录,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色彩,增强了可读性。

D.文末委婉传达出这样的期盼---这座古树养老院,会给寻常百姓以警醒,也会给主政者们以警示;同时园子的主人也要警醒,不能随意捐出古树。

5.请赏析文中划线句。(5分)

6.文中体现出"心有敬畏,方能行事",这种敬畏之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文本阅读(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小学生"是否在培训班学习过"调查情况

不在也不准备去课外培训机构学习 9.2% 计划去课外培训机构学习 6.6% 曾经在课外培训机构学习但目前不在 11.6% 现在正在课外培训机构学习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