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B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B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的问题。

5.明朝中期以后,内阁权威逐渐扩大,到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内阁不但掌握"票拟",地位也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太监权力也不断上升,一度出现了宦官专权。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 明朝皇权较前朝有所加强

B. 内阁和宦官分权制衡,有利于民主政治

C. 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D. 内阁和宦官权力的扩大破坏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都是来源于皇帝,他们都是皇帝的私人机构,所以体现出的是君主权力的加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内阁和宦官之间并不是分权制衡的关系;C选项错误,内阁首辅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与宰相是制度自身赋予的权力是不一样的;D选项说法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来源,搞清楚君主专制加强的具体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这些现象的真实含义,挖掘出问题的实质,选出正确的答案。

6.关于"心外无物",王阳明进一步解释说,"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据此可知,王阳明

A. 认为宇宙其实是并不存在的

B. 反对程朱理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C. 强调人在认识世界时的主体地位

D. 继承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念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王阳明的观点可以看出,他认为人内心的重要意义,人的主观感觉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他认为"吾心即宇宙";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对程朱理学的态度;D选项说法错误,这与天人感应思想无关。

7.宋代曾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极言江南粮食种植业之盛。而到明清时,苏湖地区"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仰食于湖广"。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明清时期

A. 长期的战争破坏了苏湖地区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