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特赠观文殿学士,谥曰忠愍。

《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列传第二百五·忠义一》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B.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C.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D.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舍: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

B.挂服:举哀仪式中身着素服而不穿丧服在宋代被称为"挂服"。皇帝举哀挂服时,只需在仪式中穿一下素服,就可以换回常服。

C.假:表官职升迁任免的专用术语之一,和"迁、进、陟、擢"一样表示提升官职。

D.内禅: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禅;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若水痛恨佞臣高俅。他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罪过极大,为高俅举办丧礼时应降低规格。皇上当即接受了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李若水刚毅果敢,很受皇帝信任。作为使臣,会见粘罕后,还未返归朝廷,他就受命辅佐冯澥前往金国,并在途中有效制止了军队的溃散。

C.李若水忠君甚于孝亲。他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其实他内心也牵挂父母,所以他要求仆人转告兄弟慢慢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李若水义无反顾,拒不投降,最终和谢宁一起壮烈殉国。凶残的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用刀割断了他的舌头和脖子,使他活着时受尽了折磨。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见文中画横线处)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9.根据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等填空。

(1)《滕王阁序》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借诗人曹植、____________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人。

(2)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____________。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句中的"山东"所指的地方是____________。

(4)《诗经·小雅·寥莪》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句子,后来用"怙恃"为____________的代称。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靡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0.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语调流畅,语言质朴,诵读时要注意读出流转自如的韵律感。

B.作者先静后动,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和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

C."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

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指爱好幽静环境的人,这些人和孟浩然一样厌恶尘世的嘈杂。

2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从内容上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