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必修1人教版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作业
2019-2020学年必修1人教版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作业第2页



已知B中放入的是铁粉与石棉绒的混合物,C中放的是干燥剂,E为酒精喷灯,G为带有铁丝网罩的酒精灯。

对比两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乙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湿沙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认为在乙装置的导管口处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装置H必不可少,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甲、乙装置的B和K,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H中加入水没过导管口,连接好装置,微热K,若H中导管口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出现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提供水蒸气 (3)3Fe+4H2O(g)\s\up7(高温(高温)Fe3O4+4H2

(4)干燥氢气,降低氢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5)使用石棉绒,增大水蒸气与铁粉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时间:40分钟)

1.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B.钠在液面上四处游动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解析: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成小球,故A正确;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一定小于饱和石灰水的密度,所以会浮在液面上,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使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故B正确;钙的活动性强于钠,且钠、钙都易与水反应生成碱,所以钠不可能置换出钙,故C错误;因为反应消耗了水,且反应放热,所以饱和溶液中会有部分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