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 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  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第2页

  答案:C

  5.下列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正确理解是(  )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因为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这些有机物(能量)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用于维持生态系统中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生物的生命活动。

  答案:D

  6.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但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解析: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不能被绿色植物同化作用所利用,而分解后的无机物可被利用;有的分解者是动物,如蚯蚓。

  答案:B

  7.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如右图所示的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解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捉蛙,会使害虫的天敌大量减少,短期内会造成害虫大量繁殖,出现虫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答案:B

  8.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