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1单元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 作业1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1单元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 作业1第5页

  含义不符。]

  6.C [A项与题干材料的情景没有必然联系,B项属于直接目的,D项表述错误。]

  7.A [康熙大帝没有去过西方;路易十四在位时,法国是欧洲最强盛的国家,他没有"在西方考察"的经历;华盛顿不属于"君主"。]

  8.C [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沙皇专制,改变俄国落后面貌,本质上是封建性改革,并没有废除农奴制,结果是进一步巩固了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9.(1)人物:图一是路易十四,图二是彼得一世。相同措施:削弱贵族权力,打击贵族势力;打击教会势力,提高王权地位;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2)使法国和俄国成为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代表和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发挥了进步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君主专制统治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解析 第(1)问中的"人物"应依据图中形象进行判断,"相同措施"可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比较进行归纳;第(2)问应结合时代背景,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角度思考。

  10.(1)重视西方的技术文明,忽视了西方的制度;继承和强化了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2)否定态度。彼得一世加强君主统治,并最终确立了沙皇专制制度,这对于18世纪俄国成为欧洲强国起了重要作用,在当时是进步的;沙皇专制制度日后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应另当别论。

  解析 第(1)题可根据材料分析总结出答案,但注意不要漏掉要点;第(2)题的实质是如何评价彼得一世加强沙皇专制统治,这需要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来分析。

  11.(1)背景:材料一是在王权受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挑战下提出的;材料二是在汉武帝要求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下提出的。

  (2)为加强君主专制制造理论依据。

(3)前者激化了王权和议会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后者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并且使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