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第3页

①继承性 ②民族性 ③区域性 ④创新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3. 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上述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 2015年江苏省启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将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是因为( )

A.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C.精神文明创建可以培育文明风尚 D.这些活动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5."北京榜样,平凡中的力量;北京榜样,就在我们身旁。""北京榜样"是一项融广泛发动、推荐选树、宣传报道、公益实践为一体的群众性综合大型主题活动。该活动自启动以来,在全市宣传树立了一批"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北京榜样"。"北京榜样"活动( )

①弘扬传统道德,凸显道德修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

②加强公民教育,明确自省是促使道德提升的唯一方式

③传播文明理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④汇集榜样人物,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 孔子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老子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 (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27.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最爱中国字》《中华好诗词》等电视节目,成为各大卫视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些活动有利于( )

A.促进文化与经济交融,充分挖掘汉字的商业价值

B.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C.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

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

28.2014年8月,北京三联韬奋、杭州"悦览树"等3家24小时书店,联合青岛、西安等地的8家24小时书店,发出了"打造深夜书房,力推全民阅读"的共同宣言。这项活动的积极作用是( )

A.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B.拓展书店服务职能,增强人们自身修养

C.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丰富人们精神世界 D.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奠定民族振兴基石

29. 2014年,在联合国所在地日内瓦万国宫举办了以"画说汉字"为主题的中国象形文字展,此次展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图解汉字,讲述汉字起源和历史演变,传递汉字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哲学思想和处世之道,激发了各国参观者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由此可见( )

①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创新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文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羊年开春,根据作家路遥《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该剧所展示的那种奋斗拼搏精神深受观众认可和喜爱。该剧的拍摄和播放不是为了获取收视率,而是希望经典能影响年轻人,让他们感受到人物身上所存在的一种执着。这告诉我们( )

①精神活动可以脱离物质活动而存在 ②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③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提高 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艺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1.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大量关于农作物的字,如禾、黍、粟、米等,其中的"禾"字,像一株有根有叶、谷穗下垂的植物。"禾"是谷类植物的总称,但在秦汉以前,"禾"多指粟,即今天的小米;后世则多称稻为"禾"。在汉字中,凡以"禾"为义符的字,大都与农作物或农业活动有关,如秉、秋、秀、种、租等。这说明( )

①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 

②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我国民间美食作为窗口,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地是介绍劳动者如何对食材进行采掘、加工、制作。自开播后,该片就力压众多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成为同时段全国收视冠军。由此可见

①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 )

②文化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③弘扬主流文化就会引起观众的共鸣